视频丨我国积极推动应对气候变化
时间:2025-10-30 12:55 作者:365bet登录

生态环境部今天(10月29日)召开新闻发布会,发布2025年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行动年度报告。报告指出,经过四年多的建设和运行,国内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制度框架已基本完善。当前市场运行稳定有效,全国碳市场建设进入新阶段。
全国碳市场建设迈上新阶段
累计交易碳权7.6亿吨
据悉,国内碳排放交易市场正在逐步完善。截至2025年10月28日,近四年碳排放权累计交易量达7.6亿吨,交易金额达514.4亿元,价格“接力棒”作用逐步显现。相关工作持续推进钢铁、水泥、铝冶炼等行业进入内部碳排放交易市场。新增主要排放单位约1500个,有效控制全国60%以上碳排放。
作为遏制温室气体排放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政策工具,我国碳排放交易市场体系日趋完善,市场运行稳定有效,已成为国内主要的碳定价方式。
自去年1月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启动以来,各项工作有序推进,减排交易较为活跃。发挥市场机制作用,鼓励更多行业开展低成本温室气体减排行动的作用开始显现,各方参与度不断提高。市场主体低碳减排能力和意识显着提升。
日本也将努力推动
气候变化大会取得积极成果
第30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将于11月10日至21日在巴西贝伦举行。在今天生态环境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,有关官员表示,面对气候危机,任何国家都无法靠疏远而独善其身。中方愿与各方共同努力,推动会议取得积极、平衡的成果。
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办公室主任夏应贤:当前全球气候治理也面临着各国退群的阻力。我们希望这次会议成为一次全球性盛会,希望发出明确、积极的政治信号,应对气候变化的集体努力不能停止,绿色低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,国际合作至关重要,多边主义有力,为可持续气候治理指明方向、排除障碍、创造条件。
夏应贤表示,我国尊重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》和《巴黎协定》的制度规定,体现“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”原则,充分考虑历史责任、发展需要以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国情和能力差异。发达国家对落实气候变化负有天然义务,但应推动减缓、适应、资金、技术和能力建设等方面的平衡谈判,推动全球适应目标和技术实施计划取得实质性成果。在开发 1.3 万亿美元的过程中在融资路线图上,首先要讨论发达国家实现3000亿美元目标的路线图以及到2025年将适应基金翻一番的实施情况,确保发展中国家实现国家层面确定的捐款目标有基本保障。